特别是雨季,很多朋友都来反映到了雨天,家里的漏雨漏水、返潮等问题导致墙面起皮、渗水,但是建房的时候防水、防潮层都做了,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?难道做防水、防潮的钱都白花了? 如果在建房时家里防水、防潮层都做到位了,那你家房子漏水一定和没做这些防水构造有关系! 一。滴水线 为了防止雨水沿板流到墙里,这样水就被隔断而不会向内流了,不然一到下雨天,雨水就会沿着窗台渗进室内,久而久之墙面就会发霉、长毛,装修也随之被破坏。 做法: 清理基层→放线→粘贴滴水槽或滴水线→夹尺板→抹灰压光→镏角→养护。 二、防水反坎 含义: 与结构混凝土同时浇筑,也叫翻水,一般在阳台、露台、空调板等外立面凸出结构砌体墙根部设置混凝土防水反坎。 作用: 防止水流进室内,防止积水渗漏进墙体。 做法: 放线测量→凿毛、清理基层→安装、固定模板→现浇混凝土→拆模→再进行压光(砂浆或混凝土表面用水泥浆刮平)→养护→防水层 三、泛水 含义: 指在屋面防水层与**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,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,一般在屋面、窗台挑板**部设置。 作用: 这种在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,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平楼面或水平屋面与垂直墙面接缝处渗漏。 做法: 将屋面的卷材防水层继续铺至垂直面上,再加铺一层附加卷材(泛水高度不得小于250mm)→屋面与垂直面交接处,将卷材下的砂浆找平层抹成直径不小于150mm的圆弧形或45°斜面→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。